中藥治療皮膚病專題三脂漏性皮膚炎
任之堂中醫診所鄭名惠醫師
脂溢性皮炎的特徵是皮膚脫屑和發炎。臨床診斷依據是發炎皮膚斑塊上油膩、黃色鱗屑的典型外觀。常見區域,包括頭皮(通常表現為成人頭皮屑和兒童乳痂)、鼻唇溝、耳後皮膚、眉毛和乳房下區域,或延伸至其他分泌油脂的皮脂腺存在皮膚區域,包括面部、上胸部、反覆摩擦部位和生殖器。有些患者中,瞼緣炎(眼瞼炎症)可能是第一個出現的症狀。
病因多因素不完全清楚,可能與皮脂分泌過多被真菌Malassezia yeast寄生有關,所以常見於免疫抑制(低下)者(例如:HIV 感染患者,或器官移植者,c肝患者,惡性腫瘤者)﹔或慢性病少活動者(例如:帕金森病、遲發性運動障礙、創傷性腦和脊髓損傷、中風、神經元損傷者),因為無法經常洗髮﹔或過量使用髮油者﹔男性雄性素高導致皮脂分泌異常。
西醫常見用角質層溶解藥、抗皮脂分泌葯或抗黴菌藥,甚至使用或添加局部皮質類固醇。但是臨床上常見患者症狀反覆來尋求中醫協助。
中醫治療脂漏性皮膚炎會根據病灶情況,急性期常見病灶油膩性痂屑,糜爛、滲出,皮膚油膩,毛髮油光視為「濕熱證」,會以除濕清熱止癢中藥為主,例如蒼朮、茵陳、苦參…等,慢性期見病灶日久不愈,紅斑加上乾性灰白糠秕樣鱗屑,皮膚肥厚乾燥無光澤,瘙癢伴脫髮陰,屬「陰虛血燥證」可使用白蒺藜、知母、何首烏..等養血止癢藥。
但有趣的是,臨床上並用中藥外洗,或藥膏於內服藥調理,在脂漏性皮膚炎治療有意外的驚喜。詳情請洽任之堂中醫診所專業的中醫師。
參考文獻
1.
Clark GW, Pope SM, Jaboori KA.
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borrheic dermatitis. Am Fam Physician. 2015 Feb
1;91(3):185-90.
2.
Dessinioti C, Katsambas A.
Seborrheic dermatitis: etiology, risk factors, and treatments: facts and
controversies. Clin Dermatol. 2013 Jul-Aug;31(4):343-51.
3.
Ijaz N, Fitzgerald D.
Seborrhoeic dermatitis. Br J Hosp Med (Lond). 2017 Jun 2;78(6):C88-C91.
4.
Borda LJ, Perper M, Keri JE.
Treatment of seborrheic dermatitis: a comprehensive review. J Dermatolog Treat.
2019 Mar;30(2):158-169.
5.
Dall'Oglio F, Nasca MR, Gerbino
C, Micali G. An overview of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eborrheic
dermatitis. 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. 2022;15:1537-1548.
6.
謝君;張凡;李鍩,脂溢性皮炎的中西醫診療專家共識(2024版),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2025年1月第39卷第1期,p1-9。
7.
程秋雨,基於臨床文獻探索中藥治療脂溢性皮炎的用藥規律及作用機制,湖北中醫藥大學碩士論文,2024。
8.
林俏吟,高寧,楊海鋒,林文娟,中藥外洗治療頭皮脂溢性皮炎濕熱型臨床觀察,實用中醫藥雜誌 2024年12月 第40卷12期(總第383期),p2551-2553。
留言
張貼留言